首页

血柠檬视频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20:08:55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28827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坦桑尼亚外交与东非合作部长马坎巴将访华

陈斌华还表示,近段时间,美国一些人反反复复在联大第2758号决议上做文章,充分暴露其藐视历史和用心险恶。我们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落到实处,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美国加州山火蔓延 数千人连夜撤离

据了解,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塞尔维亚成为中国第29个自贸伙伴。此举不仅将促进双边贸易增长,使两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多、更好、更优惠的进口产品,还将促进双方投资合作和产业链融合,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秋国庆假期过半,全国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1996年起,赵鼎新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2012年,赵鼎新担任浙江大学访问教授,并于2021年起担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党外人士话复兴|道路“铁娘子”谭忆秋:攻关“寒区道” 铺筑幸福路

沈德法出生于1965年1月,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曾在浙江建投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任职,曾任浙江建工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

浙江首票“海空联运”货物宁波起飞 架起多式联运新通道

今天的扬州,立足于传统和现代结合、传承和创新并重,正着力续写“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传奇故事,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扬州提出做好科技创新、数实融合、绿色转型、服务业赋能四篇文章: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端化,大力培育创新企业、引进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平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确保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3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2%,新增就业创业大学生2.8万名以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